English

IQ的“烦恼”

1998-05-23 来源:光明日报 姚小胜 我有话说

IQ,通俗的讲,就是智商。智商的提出始于本世纪初,当时并不为人们所重视。然而自80年代起,“早期智力开发”引起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。本来,这应该是件好事,因为有研究已证明,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,其智力发展的一般情况是:4岁时达到大约发展的50%,另外的30%是在4至8岁时获取的,只有20%是8岁以后获得的。因此,我们说加强对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。但现在的问题是,由于许多父母受自身素质的原因,再加上有一些虚荣心理和从众心理,致使他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,出现了误区,其具体表现就是智力开发“表面化”,即只注重对幼儿具体能力的培养,而忽视了对幼儿潜在能力的发展。“5岁的幼儿会弹钢琴”,“3岁的幼儿能熟背唐诗300首”,“4岁的幼儿算术能力达到小学一年级水平”……在父母们看来,这样的幼儿才算聪明,而智力开发的方向和目标也就是培养幼儿的识字、弹琴等具体的能力。

很显然,这是一种舍本逐末、拔苗助长式的智力开发,在这种方法的指引下,幼儿只会是“聪明一时”。众所周知,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就在于长效性,因此智力开发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同时它也说明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时,要立足于长远,从基础抓起,从潜在能力抓起,让幼儿能够全面发展,只有这样,幼儿的智力才能健康、稳定的得以发展。然而不幸的是,我们的父母却没能看到这一点,他们的做法却恰恰违背了这一点。

古人云:“授之以鱼,莫如授之以渔。”其实,对幼儿智力开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试想,父母如果只追求短期效应,一味地发展幼儿的具体能力,例如让幼儿学绘画、弹钢琴。这只会让幼儿长期过着一种单调乏味的生活,久而久之,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就会被压制,对事物的好奇心、兴趣感也会被慢慢的抹杀。对儿童来讲,这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发展。况且更重要的是,在这样一个“掠夺式”的开发过程中,幼儿长期都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,父母让学什么就学什么,自己毫无主动性可言,时间一久,幼儿必定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,自己永远也不会主动的去探索,去想象,去创造,无法想象,幼儿一旦失去了这些特性,我们进行智力开发还有什么意义?

培养幼儿的具体能力固然能对其智力开发有一定促进作用,但它毕竟只能使幼儿受益一时,要想使幼儿受益一世,还得从幼儿的潜在能力抓起。俗话说: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也正是这个道理。所谓潜在能力就是包括观察能力、创造能力、适应能力在内的不能被人所直接感知的能力。很显然,潜在能力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在对幼儿培养过程中,不可能让幼儿一味地从事某种单调的活动,而是让幼儿主动的、自由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,这一点正与幼儿的生理、心理特点相符合,所以它势必会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,激发幼儿的兴趣。而兴趣又恰恰是发展智力的一个强大内驱力,因此,只要父母做好科学的导向工作,发展幼儿智力就会做到游刃有余,事半功倍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